近年来,我国经常账户持续运行在基本平衡的水平之上。受一些短期或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小幅的逆差或者小幅的顺差,但都没有改变经常账户基本平衡的格局。当前,我国经常账户基本平衡的格局业已形成,这是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结果,这一格局不会轻易发生改变。
零和博弈没有出路,霸权思维没有市场。美方逆经济全球化大势而动,固执地充当世界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疯狂为患全球经济安全,令人不齿
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我国金融开放成果丰硕:这五年,外资机构争先恐后抢滩进驻,境外资金纷纷加大投资人民币资产;这五年,我国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显著。
推进注册制改革不仅涉及股票发行,而且事关重塑资本市场环境、监管转型以及一系列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工程。“建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治理效能的重要基础;“不干预”澄清了资本市场靠什么力量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零容忍”是强化监管震慑,净化市场生态的重要保障
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未来如何持续深入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关于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注册制改革等的重要信号密集释放。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以下简称“修改建议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自1995年实施以来,历经2003年大幅修订和2015年微幅调整后迎来的第三次修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金融机构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银行机构体系,加快优化大银行经营发展方式,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刘副总理肯定了金融机构在疫情期间服务实体经济所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为疫情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服务实体怎么做?金融风险怎么防?改革之路怎么走?在有着“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之称的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金融管理部门负责人释放出未来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信号。
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会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等发表了主题演讲。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中重塑金融发展新优势?一行两会负责人不仅提到了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还对下一步发展做出相应安排。
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上期持平。
秒批秒贷、“智慧银行”、智能投顾……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让各种金融场景充满未来感的同时,正在逐步破解融资难等老问题。然而,无论现代科技如何改造传统金融业态,金融的核心始终未变——源于实体经济之需,也必兴于实体经济之盛。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强化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总体看,当前全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